中文版 | English

  • Viewpoints

    Home >>Viewpoints
    Prof. Zongwei Liu: Road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for Chinese Automobile Enterprises in the Post-Joint Venture Era

    本文根据2017“中国拥抱世界”汽车产业创新论坛演讲整理,原载于盖世汽车

     

    我是第二次来参加论坛,今天的题目是《后合资时代中国车企的国际化之路》,这个题目是一个命题作文。其实这个议题之前也引起了行业很大的争论,不同专家、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,也是不太好讲的。我这里分享一下我们的看法。我主要讲四个方面,一是后合资时代的解析,二是汽车产业处在什么样的状态,三是战略方法论,最后是如何利用资源实现快速国际化。    

     

    一、后合资时代的解析

    后合资,不是不合资,也不是新合资,而是标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中到达了一个关键时间点。在这个时间点上,我们可以看到,我们的汽车市场已经可以影响全世界的格局。前两天和外企老总交流,他们说双积分政策推出之后,他们必然会推出新能源汽车,反过来会推动欧洲新能源车的普及。第二,中国汽车品牌真正具备了与外国汽车品牌正面较量的实力。三是中国汽车业开始谋取主导传统和新兴的产业链条。总体来说,我们的大格局一定是越来越开放的,因此我们说开放是大势所趋,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将是各个不同主体,不同品牌之间的激烈竞争,也包括当中有不同资本的融合。所以不是商业模式的较量,不是某几个企业的较量,品牌是竞争的根本和核心。

    现在中国市场是最国际化的市场,有外资品牌、合资品牌、新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,其背后我们更应该关注德系、美系、日系、韩系、法系以及中国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格局。整车合资股比限制的放开,必将深刻影响合资企业未来的命运。过去是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非常简单的商业诉求的组合体,未来还是会回归商业规律,双方必须要平等博弈,才可以协作共赢。而现有的合资企业并不存在这种独立的基因,必然会面临解体或者是资本重组,使双方股比达到合适的状态。还有,现在有新合资潮,外资企业和自主品牌合资做电动车,这里我们可以表达一下我们的观点,对这种新合资潮是不值得鼓励的,这种合资潮依然是政策主导,另一方面中国既然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我们的必由之路,是赶超的契机,在传统车没有放开的情况下,反而把新能源先放开了,这逻辑上是不通的,最终一定是要放开的,但是要有序放开,内资先行。现在我们内资企业做新能源车还面临资质问题,反而还让外资企业找到了一个办法,这是不可理解的。 

    后合资时代是中国产业的新时代,也可以说是中国汽车的2.0时代。从1.0到2.0到3.0,在上次论坛我已经分享过了,其标志在于中国汽车产业今非昔比了,我们已经在全球产业格局当中自成一极了。在这个时间点上,我们的关键问题,不是评价过去的合资是得是失,也不在于考虑我们未来如何合资更好。这样考虑问题就太狭隘了,根本的根本,还是应该立足于现在的时间节点,思考如何做强自主品牌,如何建成汽车强国。中国的市场是国际化的,但是在所有国人心中,做强自主品牌始终是国家战略的指向,是行业的愿望。包括在座无论是国内,还是国外的,无论是为内资企业,还是外资企业工作的,只有把自主品牌,把中国的汽车产业做强,大家才可以凝聚共识,凝聚力量。就像十九大胜利召开,我相信海外华人也会倍感振奋。在这个时间节点上,诞生世界性的强企,我们怎么做?答案就是国际化。

     

    二、目前汽车产业的状态

    首先是天时。汽车产业进入全面重构期。这不只是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,更是全新产业链和生态圈的再定义。受此影响,蔚来汽车将会在智能交通当中成为主要的组成部分,在智慧城市当中成为基本移动工具,在智慧能源作为移动储能单元,在物联网当中作为典型的连接节点,AI等新兴技术当中作为重要的应用载体,会使汽车产业价值总量进一步提升,而且后端有很大的延展。汽车并不是夕阳产业,而是最古老的战略新兴产业。对国家而言,和谐汽车社会,新型制造强国,综合国家安全,最后是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。 

    其次是地利。汽车产业战略地位与日俱增。目前我们的消费正在升级,消费需求最多样、最特殊,未来中国市场必将引领全球趋势。另一方面是资源,产业渐趋无边界,企业经营必须有边界。跨界成为常态,协作成为必然的格局之下,自主品牌更容易与大量本土资源展开合作。从国家角度来说,重视程度前所未有,因为要实现稳增长,汽车是最有载体、龙头和抓手的产业,重要作用前所未有。政府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过,因为智能网联是生态圈,需要信息平台、北斗、5G、智能交通、智慧城市、智慧能源网等等,这样一来,我们更容易抓住机会。因为中国汽车产业之大,我们未来前景已经没有参照物,我们只能走一条自己的路。我们目前应对未来新挑战的政策密度是前所未有的。 

    最后是人和。自主品牌的相对实力达到历史最高点。消费者在用自己的钱包投票,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在突破40%之后仍然储蓄上升态势,韩系、法系下降明显。2017年1-9月,乘用车销量当中自主品牌达到了42.9%,像广汽传祺贡献利润超过50%,它的SUV可以卖到20万,每个月销量超过1万台。你拿到好东西,消费者是可以认可你的。在市场表现背后是自主品牌整体能力的提升,我们称之为2.0时代。 

    这是一个全方位的2.0时代。比如说整车,一些优势自主品牌已经有了很大进步,而且会两极分化,不只是自主品牌的两极分化,外资品牌也在两极分化,一些外资企业就非常困难。比如说供应链,传统的零部件已经有了突破,虽然零部件是我们的短板,但是有一些也诞生了一批佼佼者,比如说福耀玻璃,新力量进入使产业供应链整体更强大。从品牌角度来说,很多自主品牌以不同形式谋求品牌高端化发展,还有一些新车企他们会打造新品牌,新体验,新打法。如果说回到合资角度来说,也已经进入到了2.0时代,过去我们没有什么话语权,品牌、管理、渠道都是人家的,但是现在已经有外企向自主品牌求婚了,虽然说对新合资潮本身,我们认为不值得鼓励,但是毕竟说明我们在新能源方面取得先发优势,人家才会主动找我们来“结婚”。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,说明我们的话语权在提升。在这样的格局下,国际化也要2.0,这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内涵,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。 

    虽然我们说汽车行业如此之好,但是我们说行百里者半九十,满怀信心的同时,也要充分认识到不足。自主品牌要有“六心”。首先要有信心,信心之后要有虚心、耐心、恒心,长怀敬畏之心,永远不忘初心。实际上我们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,自主品牌在各个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,尤其是品牌溢价力、国际化运营能力的综合技术实力。从60分进步到90分固然不容易,但是从90分进步到95分更难,想要达到100分则是难上加难,万里长征我们最多走完一半。现在你必须要打败外资品牌才可以脱颖而出。所以2.0时代,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,我们不要得意忘形。真正比拼的是谁能够做精做系,并且持之以恒。 

    怎么做?国际化是绕不开的话题,要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。 

    中国本土是最国际化的市场,要有序放开,如果说本土不稳,何谈海外。我们要有更加前瞻、也更加灵活的战略,要有长远发展目标和具体落地策略。为了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,我们要建立动态的商业规划,还加上实时评估调整的机制。

    我们还要持续建设和完善的体系。正规化不仅是国际化的基础,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。把握本土市场,形成品牌特色。重视消费者体验,以各种可能手段研究用户诉求,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的基础上,通过特色设计形成独特的品牌基因和产品系列。保持性价比和快速反应优势,成熟市场,性价比是制胜武器,这必须是要保持的,否则也难以持续。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到海外发展。我们要打造世界级的车企,能不能在海外良好的发展,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良好的发展,这就是一块世界品牌的试金石。全球运营,才可以真正建成百年老店。

    这是赵院长提出的企业发展的“三段论”模型。当企业发展2.0向3.0迈进的时候,是一定要做正规化和国际化的。只有你做了国际化,才可以实现基业常青,百年老店。即便是像大众、通用这样的企业,也是如此。中国市场还在增长,但是总有一天会饱和,如果说我们不能在外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,依然是一个瘸腿的企业,所以国际化必须要做。


    三、关于国际化的战略方法论

    走出去蔚然成风,但是答案因企而异。首先是要目标明确,你在海外谋取市场,是要建立营销渠道,还是需要海外的品牌、技术、管理、人才对你进行反哺,还是简单的扩大规模。企业家说,我要一起全部拿到,那就不是战略,战略是取舍型的,即便是都要,也一定有主次先后。比如说你想要技术,但是你通过收购国外企业,就一定可以获得技术吗?你认为国内竞争太激烈,所以要走出去,你本土都不行,更何况海外呢?

    二是凭什么,你有什么样优势?比如说资金优势,快速决策能力,比较低的制造成本。问题是你走出去之后,你的钱够用吗?外企赔起来是用美金来赔的,你还能快速决策吗?他在美国,你在中国。你还有比较低的制造成本吗?你要面对美国工会的。你要真正的成功,最终还是要靠你的基本功,你的产品、技术、质量、管理、体系、经验、人才各个方面要踏踏实实做好。

    三是怎么做?这个措施有很多。可以海外并购控股,可以和海外企业战略合作,可以有一些资本合作,或者是独资建厂,或者是本土企业联合到海外发展。海外并购买不是问题,管才是关键,老外管不好,你为什么能管好?合作模式取决于合作的目的,基本的原则是无需从头做起,盘活海外资源。

    四是什么时候,要当断则断。大家作战略决策的时候都可以考虑一下,我的需求是什么,能力是什么?外部环境提供的时机怎么样?如果说你总是好高骛远,你必定会铩羽而归。但是总是止步不前,也不会实现真正的国际化。


    四、中国车企海外发展的具体建议

    1.积极行动、谨慎前行,三思而后行,谋定而后动。

    2.目标明确,有效拉动。海外基地是反哺国内的中枢加上走向世界的桥头堡。

    3.内外互动,优势互补。海外与国内必须有效联动,而非割裂发展。

    4.海外并购,加速发展。

    5.心态平和,勇于尝试。

    6.抱团取暖,聚集合力。


    国际化唯一的“捷径”,就是全球资源为我所用。互联网时代的资源观,是既求拥有,更求使用。有一些资源太贵了,你无法拥有,但是并不代表你无法使用。你可以调配使用的资源,永远大于自己拥有的资源。在万物互联时代,网络的条件使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一体化使用,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。未来跨界成为常态,没有一个产业或者是企业,能够拥有所有的资源。所以何必拥有,但用无妨,要建立全球的资源库。因此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对资源的挖掘、调配、使用、组合和输出成果的能力。

    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人。而全球华人汽车英才是中国车企宝贵的资源库,尤其是面向国际化,可以各种形式参与汽车强国的建设,比如说担任某个领域带头人或者是专家。二是开展国际交流与运作,包括并购谈判,海外运营管理和当地代表处,三是有一些海归,可以帮助你建立团队,包括国内也包括国外的,用他们正规化的经验来完善流程,健全机制,积累经验。华人汽车英才将为自主品牌加速国际化,提供最有力的支持,企业一定要用足、用好、用精。

    回到后合资时代的话题。我觉得我们不必考虑,后合资时代本身到底对合资厂产生什么影响。而是应该站在有效利用国际资源的角度,重新审视后合资时代。

    首先自主品牌需要更加开放,更加多元的国际化合作,这是你成为世界级强企的必然选项。从目标来将,国家是毫无疑义的,要发展自主品牌,建设汽车强国。对于企业来讲,说白了就是通过国际化合作来共享资源,分担成本,降低风险,提高速度。从模式上来说,可以形成战略联盟关系的,可以合作开发产品技术。因为我们现在绝对不是弱势地位了,特别是有一些外资品牌在中国发展并不是好,你可以对他提要求,可以共享营销和服务渠道,成立合资公司也是选项之一,但是到底如何合资,股比多少,如何运营,合资只是可选项其中之一。

    那么变化是什么?后合资时代本土车企与国外车企合作的话语权更强了,应该有更多也更长远的诉求。如果说自主品牌可以赚很多钱,不缺哪份钱的时候,是不是把精力调整一下?而不是等着外资企业和你离婚。另外,你是不是可以主导产业链?让他多用本国的供应商,是不是可以主导技术,主导品牌?当然,核心是各取所需,互利共赢。我们的企业应该考虑,如何利用合资企业外方力量更顺利出海。比如说,广汽自主品牌盈利能力已经非常强了,有一些合资企业在国内发展不好,比如说,我承诺你在中国进一步发展,你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到欧美市场有更好的发展。这才是真正的各取所需,互利共盈。

    中国汽车已经进入到了2.0时代,,我们非常的激动。但是我们自主品牌更要秉持“六心”,信心、虚心、耐心、恒心,长怀敬畏之心,永远不忘初心,最终要不断提升硬实力,在国内和海外国际化征途中不断稳步前进,全球汽车同仁一起努力,中国诞生世界强企可期,中国汽车强国可期。

     


    【Download】

     
    PREVIOUS:Prof. Frank Zhao Talks About Cars - Does the Fuel Vehicle Have its Future?
     NEXT:Prof. Zongwei Liu: The Stage 5 CAFC and NEV Credits Should Run in Parallel, Each Performing Due Roles
     
   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@ TASRI · 2015 ·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备案号:京ICP备08004127号
  • TASRI QR code
  • TASRI微信二维码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