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版 | English
  • 观点集锦

  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观点集锦
    刘宗巍:机动车污染防治“开源”也得“节流”

    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,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,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。而在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方面,尤其需要加强工业、燃煤、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。

    在推动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过程中,汽车产业将发挥重要作用,具体可归纳为三点:一是实际贡献大。目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近70%,而在石油消费量最大的几个产业中,汽车产业相对而言更容易改变动力形式和降低产品油耗;二是涉及领域广。汽车原本就是产业链条长、技术集中度高的复杂工业品,当前又值能源、网联和智能三大革命引发产业全面重构的变革期,汽车产业的边界正在进一步扩展。因此,汽车向节能减排低碳目标不断迈进,将带动整个产业生态包括交通体系、城市生活与能源产业等的绿色发展,其深远影响远不止于汽车本身;三是示范效应强。汽车是与百姓密切接触的民用产品,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移动工具之一,汽车排放更容易让国民关注,反过来讲,发展绿色汽车产品,也能让国民有更直观的感知,这对于建立绿色节能型社会及文化具有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。

    不过,需要强调的是,在谈到绿色发展时,切不可只考虑新能源汽车而忽略了传统燃油汽车。事实上,传统燃油汽车的作用至关重要,贡献不可或缺。一方面,在可预期的未来,内燃机将在汽车动力源中占据主体地位,因此在大力推动动力系统电气化及车辆电动化的过程中,必须同时持续提升内燃机的效率,降低其能耗和排放;另一方面,现有内燃机技术也确实还有很大潜力,不仅自身具有显著的优化空间,而且可以通过与电池电机的有效耦合,进一步提升综合效率。

    基于此,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实际上是“开源”与“节流”的关系。从产业整体降低能耗、减少排放、低碳发展的目标出发,两者必须并重,不可偏废。未来汽车产业将长期处于多种动力源共存的“ 汽车动力2.0 时代”,我们应该以客观与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不同的动力形式。要充分意识到多种动力技术各有优缺,本来就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,而是互为补充的竞合关系,唯有优化组合才能获得最佳的汽车动力解决方案,也唯有互相借鉴、取长补短、共同进步,才能确保汽车产业真正实现绿色发展,并为我国缓解能源安全压力、履行低碳国际承诺作出重大贡献。

    本文原载于《中国汽车报》

    【下载】

     
     上一篇:应理性评估内燃机的挑战、潜力与机遇
     下一篇:赵福全:汽车产业新态势·新分工
     
    清华大学(车辆与运载学院)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@ TASRI · 2015 ·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备案号:京ICP备08004127号
  • TASRI微信二维码
  • TASRI_qrcode.jpg